Author: <span>phoebe</span>

建立團隊的困難和經驗 – 陳早標

建立團隊的困難和經驗 – 陳早標

建立團隊的困難和經驗 陳早標   羅斯福牌局:無論手上的牌是怎樣,都要盡力而為,爭取最好的成果,這才是玩牌的真正意義。 本文根據2002 年1 至2 月由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等舉辦的「傳媒管理課程」研討會中的演講錄音筆錄而成。   全文提要: I. 建立團隊的難題之一:時間不足 交託工作 柏金遜定律 II. 建立團隊的難題之二:人才不足 蓄水成塘 開拓「副水塘」 伯樂的奧秘 風流人物朝朝看 彼德原理 III. 建立團隊的難題之三:資源不足 兩台聯手採訪 和大學合作做民意調查 IV. 結語:羅斯福牌局 V. 現場討論 我參與報紙運作一段長時間,談的是一些經驗,希望以實例分享如何解決在「建立團隊」(team building)上遇到的困難。講這個題目的原因,大家也同意現代的傳媒及很多公司,一個人不能負擔全部工作。我們入行的年代,還有一、兩份報章主要依靠一、兩個人便可,例如《明報》的查良鏞先生和《信報》的林山木先生也是靠一枝筆做起,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困難,時代改變了,企業的經營演變成「群戲」了。 雖然近年有很多人指責傳媒,但從另一方面看,傳媒實在進步不少。我入行時,離港出外採訪一次是很大件事,也十分辛苦;現在天天有「中國團」、「外國團」,採訪已變成國際性,像早年前亞洲電視的李彤常常在外國訪問朱鎔基,TVB 也有不少這類採訪活動。這代表傳媒和香港一樣國際化 了,要求高了很多,敏感度也大了不少,所以不應只經常怪責傳媒,實際上是要求高了,可見傳媒的運作已是「群戲」,一人難以支撐,必須分工合作,所以成功「建立團隊」便更形重要。 我們也看到有很多機構遇到不少困難,我們從事經濟採訪的,常常提倡自由經濟理論,但當中也有很多局限,需要在某些條件下才可推行自由經濟,不可以完全開放,否則難以處理所有事情。做主管是有制約的,即使在最大的機構,資源也不是無限量的,那如何在各種限制下工作呢? 很多同事在「建立團隊」上碰到的困難是甚麼呢?基本上有三大問題可以討論。第一個問題是時間不足:做主管十分忙碌,每天面對市場壓力、公眾的品評,又要開會和應付老闆,下屬又「跳草裙舞」。做報紙和雜誌的,像天天在考試;負責網絡、電視台或電台的,每分每秒都在考試。第二個問題是人才不足:我想做好一點,但手下的人的能力根本不行。第三是資源不足問題:我希望有更好的製作,但沒有資源,怎麼辦?以下就這三個問題和大家交換一下心得。   時間不足與求諸於勢   第一是時間不足。其實人人也很忙碌,大家今天都很忙碌,但你們也來聽這個講座,為甚麼呢?可能是覺得能分享大家的經驗。時間是有趣的觀念,它和你認為事情的重要性有關係:事情若是重要,你自然能找出時間。舉例說,在新報紙開展工作初期,人才和金錢都不足,但又要每天負責一定的版面,只好依靠自己努力,三頭六臂,做到失魂,做甚麼都沒有時間了。其實如果能將工作分給別人,便可騰出多些時間,「創造」時間。 主管要清楚明白,尋求人才交託工作,為自己創造時間很重要,但卻並不容易,因此要把握機會。舉一個例子,我以往在財經新報紙要發展做社會新聞,我當時並不太懂得如何運作,一直也做不好,因此要對外尋覓專才,但一直也找不到有關人才。有一晚大約十二時左右,接近下班時候,有行家致電給我,表示有興趣參與《經濟日報》的港聞工作,我對他也同樣感到興趣,於是大家在凌晨二時見面。第二天他便上班了,而且他後來表現不錯,我就可放下這方面工作,有時間做其他重要的事情。三年後他離開了《經濟日報》,但仍在行內,當然薪金已增加了三倍,而在這段時間,我們的報社社會新聞,也打好了基礎。

領導的條件和能力 – 陳淑薇

領導的條件和能力 – 陳淑薇

領導的條件和能力 陳淑薇   成功的領導人要懂享受在辦公室的時間,上班時別當是上班,當自己在學習好了。我上班很開心,因為覺得有人發薪水給我學習,太好了。 本文根據2002 年1 至2 月由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等舉辦的「傳媒管理課程」研討會中的演講錄音筆錄而成。   全文導讀: I. 領導的條件 當機立斷和人際網路 說服力強和掌握資訊 不斷學習 坦誠和EQ 樂觀 承擔責任 自律和批評 打扮和準時 II. 現場討論 我1977 年浸會學院傳理系畢業後,加入香港商業電台任記者,展開了我的新聞工作生涯,商台於我來說已是我的家,幾乎整個工作生涯都是在商台渡過,其間我曾經短暫到無綫電視擔當採訪主任,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管理的經驗。   管理涉及領導能力,作為一個領導,當是有權力去執行職務,而領導的權力又從何而來呢?領導的權力來自其地位,老師的身份給予他權力去為學生評分數,授課時如何教導學生,他完全有權選擇。私人公司的領導控制了公司的發展方向,控制着資源,可以選擇給同事加薪或減薪,這是其地位賦予他的權力。政府官員也因為他的地位,給予他權力制定和推行政策。立法會議員的地位,賦予他們權力審批撥款申請。但一個人有權力是否便能當好領導,是否等於有魅力?是否能好好運用所擁有的權力、造福社會呢?   權力與能力   一個領導人要給別人好印象,便要表現得果斷,有個人魅力,說過的話要算數,要想清楚才說,說了以後便不能回頭。人民給了領導權力,他能否鞏固權力,很要看他的個人能力和魅力。一個人的能力和魅力可以決定他是否成為成功的領導,可以決定人民對這位領導是否尊重。   宏觀全球各國的領導人,微觀香港的官員,行政、立法會的議員,有多少人能發揮政治領袖的魅力、領導有方呢?權力落在有能力、有心的人手裏,可以事半功倍;權力落在沒有能力、沒有心的人手裏,就事倍功半。   一個老師要怎樣做才能令同學聚精會神上課?上課時不吃東西、不談話、不早退、不睡覺、不去洗手間?怎樣才令同學覺得學到東西?一個老師的學問、學識經驗都很棒,處理問題頭頭是道,並不是隨便得來的,而是累積了很多的經驗和學問。領導能力也是。一個部門的領導,一間公司的領導,一個地方的領導,以至一個國家的領導,都要具備管理範疇的知識,要對所領導的單位、機構、地方的人和事有深切了解和認識,還要有心、有智慧和有知識。領導人具備這些條件,會得到起碼的尊重。如果空有其名而沒有其實,就很難行事了。   領導人能否當機立斷,在適當時候做適當的決定,是一件事的成敗關鍵。以特區政府成立以來,最震撼官場的一日之內撤換兩名問責局長的事件為例,整件事的處理善後,正好反映領導人是否具備所需的領導能力、是否有心、有智慧和有魅力。事件的處理引起的迴響和批評,很值得作為領導的人好好研究和反思。領導人一定要有預視能力,同時要在適當時候做適當決定。   當機立斷與人際網絡   領導人其中的一項成功因素是人際網絡。領導人的人際關係廣,人事關係好,遇到問題打通一個電話就能解決。人際關係不廣闊的話,去到別人的門口拍門,也沒有人願意協助。人脈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,否則就會引起很多猜疑。  

自我管理的三個要素 – 張健波

自我管理的三個要素 – 張健波

自我管理的三個要素

張健波

 

每賺兩元便儲蓄一元,逢二進一你就有經濟實力,有能力選擇是否提早退休,你不會怕是否得罪人,怕被解僱。

本文根據2002 年1 至2 月由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等舉辦的「傳媒管理課程」研討會中的演講錄音筆錄而成。

 

全文提要:

I. 三個「th」

  • Health 健康管理:每天分配時間做運動
  • Wealth 理財:堅持逢二進一
  • Growth 財政的增長:投資股票和樓宇
  • 知識的增長:看書並和朋輩交流心得
  • 四個步驟:參照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

II. 東山和尚的啟示

III. 現場討論


今日講的主題是「自我管理」。為甚麼會選這個題目呢?因為「上樑不正下樑歪」,我們是新聞行政人員,是管理者,他日升遷別人為中層或是管理階層時,也應該看他們能否以身作則。我自己對此有一些要求,特別有三點:一是健康,二是理財,三是增長。

 

三個「th」與四個步驟

 

健康是health,字尾是「th」;理財是wealth,字尾是th」;增長是growth,字尾也是「th」。三個「th」形成了一個圈,成為我們自己前進的動力。

 

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,在座各位有沒有訂過自己一生所為何事?就算有想過,有沒有具體寫下來?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如果我們不知一生所為何事,那我們做甚麼都沒有所謂。如果我們很清楚,做事則會有目標,知道應該朝甚麼方向走。我在比較傳統的新亞書院唸書,那裏比較重視中國傳統,從前書院的月會,即是現在的雙週會,也喜歡請講者回來,討論這些問題。

 

知道一生所為何事,便容易訂立以下四個步驟︰第一是有清晰的目標。好像我在1978 年畢業,我訂下自己在十年後賺到第一個一百萬。有了目標之後,第二就要盤算具體如何實踐。第三是行動,即具體地執行。最後就是檢討自己的行為成效,例如每年累積的金錢與目標是否符合。

 

健康為本

 

我自己很着重健康,相信在座各位每天工作也不少於九小時,每天工作十二小時的也大有人在,健康是做人做事首要的,十二小時也捱不了,很容易被解僱。大家都知道健康重要,但在座有多少人天天做運動,懂得何謂健康管理呢?我是指在一天的日程裏,分配一定的時間來做運動。其實數式很容易計算,醫生如是說,這也是一般常識,每天做運動十五至二十分鐘,對健康很有幫助。假設每天做運動二十分鐘,一個月就是做六百分鐘,即十小時的運動。前兩天有一個關於流行性感冒的調查,發現一個人平均一年病九天。與其生病浪費時間,不如平日每天抽空做運動。我個人很注意健康,過去二十年,幾乎從沒有停頓過每天運動。就是今天有點不夠運氣,早上三時多才睡覺,七時就要起來。因為阿May 說︰「講座於早上九時四十五分開始,不能遲到啊!」那就真的沒法子,惟有今天晚上才做運動。夏天我盡量每天游泳,星期六則行山。健康管理是值得而且有回報的。好像陳早標(Eric),我認識他很多年,也知他熱愛運動,你可以看到他精神爽利。

管理是媒體經營的必要之惡 – 邱曉文

管理是媒體經營的必要之惡 – 邱曉文

管理是媒體經營的必要之惡 邱曉文   管理學有個很重要的觀念,就是先要 「做對的事情」,然後才是「把事情做對」。 本文根據2002 年1 至2 月由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等舉辦的「傳媒管理課程」研討會中的演講錄音筆錄而成。   全文提要: I. 管理是必要之惡 II. 管理的宏觀和微觀分析 把握宏觀發展趨勢,做「對的事情」 「把事情做對」的重點之一:管理好「人」 「把事情做對」的重點之二:重視媒體的市場經營 III. 從案例研究感受管理 台灣《壹週刊》的宏觀策略和方法 大陸媒體經營管理的宏觀狀況 「把事情做對」的案例 IV. 去領導而非去管理 V. 現場討論 我在美國修讀新聞,與在座很多朋友一樣,我本來想當記者,因為新聞課程的學生就是被培養當記者,而不是被培養為管理媒體的人才。畢業之後,我在母校當助教。後來得悉美國有大學開辦了媒體管理課程,我非常興奮。我的系主任就問我: 「Sharon,你唸媒體管理將來有甚麼用?哪一家報紙、雜誌或其他任何媒體會找你當經理呢?」這在當時確實幾乎不可能, 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由記者慢慢當上編輯、主編、然後成為總編輯,當上總編輯以後就要看有沒有仙人指路,關係打得好不好。媒體老闆不可能任意找人去當經理,我當時也是這麼覺得。不過我沒想這麼多,我覺得自己的個性比較適合管理方面,又喜歡傳媒行業,可以結合兩邊之長,所以還是去唸了。   臨近畢業時,我努力想實際一些面對未來:「唸了傳媒管理,哪會有人請我工作?不如加修學分唸MBA,比較有選擇。」於是就去唸MBA。學成回來以後,我覺得自己對經濟學、管理學了解很多,可以到台灣最著名的金融管理雜誌《遠見》與《天下》當記者。去了之後,雜誌老闆二話不說,就讓 我從市場推銷的管理工作做起。因為原先市場推銷的人聽不懂老闆要甚麼,而我學過新聞,做過記者,有這方面的背景,比較了解他的需求和市場情況,所以他就請我去做。我從此踏上了這條不歸路。   管理是必要之惡   沒有人喜歡被管理,那為甚麼一定需要管理呢?從現代經濟學來說,人的慾望和需要無限,而滿足人慾望的資源卻稀缺,要調和這兩者的矛盾,就一定需要按照科學的方法,協調人力、物力等資源,做出決策,完成預定目標,這就是管理。   而在所有的管理中,對媒體的管理非常特殊,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管理理論和模式,大學專設「媒體管理」課程也證實了這一點。這是因為媒體人是最難管理的,媒體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自由和獨立思考,沒有獨立思考就做不好記者和媒體人;

從三大世界發展趨勢看傳媒管理 – 李月蓮

從三大世界發展趨勢看傳媒管理 – 李月蓮

從三大世界發展趨勢看傳媒管理 李月蓮   新聞業的運作由垂直模式變成了水平模式,記者要去啟動社會對話。這就是範式轉移,它打破了很多界限,顛覆了原來的權力結構。 本文根據2015 年3 月由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等舉辦的「跨媒體洪流的危與機」研討會中的演講錄音筆錄而成。   全文提要: I. 發展趨勢之一:傳播科技變遷 II. 社交媒體不可或缺 III. 大數據帶來範式轉移 IV. 發展趨勢之二:從工業社會到知識社會 V. 新型管理模式出現 VI. 發展趨勢之三:網絡世代興起 VII. 年輕人擁有不同特點 VIII. 現場討論 這裏我要談的,是從三大世界發展趨勢看傳媒管理。倫敦商學院(LBS)有一位教授提出五種打造未來的力量,第一是科技的發展,第二是社會形態的變遷,第三是人口組合的改變(最主要的是Y 世代的興起),第四是環球化,而第五是再生能源的發展。我覺得前三種力量跟傳媒管理有很大關係,所以針對這三種力量,討論它們如何影響世界的一些發展趨勢,而傳媒管理人員又如何回應。其中涉及的三大趨勢包括:傳播科技變遷,從工業社會過渡至知識社會,和網絡世代的興起。發展趨勢之一:傳播科技變遷新聞業隨着傳播科技發展而改變。在80 年代,新聞業處於大眾媒體的世代,主要有報紙、電台、電視、電影等。直至90 年代中期,由於互聯網的發展,我們進入了Web 1.0 時代,新聞界開始發展網站,很多報紙、電台、電視需要由傳統模式遷移至網上平台運作,成為在線媒體(online media)。當進入Web 2.0 時代,自媒體(we media)興起,包括公民新聞網站、博客、維基百科,而社交媒體就包括Facebook、Twitter、Weibo、WeChat、WhatsApp,還有分享網頁YouTube 等。   在Web 2.0 時代,新聞界出現幾項重大挑戰。第一是市場競爭劇烈,報紙、電台、電視和網上媒體之間的競爭加劇,特別是在大型社會運動中,社交媒體包括Facebook、Twitter、WhatsApp 的資訊流動較其他新聞媒體更快。面對競爭,新聞媒體必須發展即時新聞和news app,否則很難和社交媒體匹敵。近年網媒發展得很快,吸引年輕網民成為讀者,雖然網媒的資訊流動得快,公民記者報道內容豐富,但查證和公信力未足。對於傳統新聞媒體來說,面對競爭之道是要發展深度報道。傳統媒體不論是報紙、電台或電視,都是單一發佈平台,當進入Web 2.0 時代,各個新聞機構就會衍生很多平台, 可以在Facebook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