層層剖析—— 解構特首提名委員會的組成

蔡玉玲
部分漁農界團體名稱相似,成員大多非從事漁農業。(香港電台《鏗鏘集》截圖)

 

 

2014 年12 月雨傘運動結束後,特區政府隨即在2015 年初展開政改第二階段諮詢,以「一人一票選特首」作為宣傳重點,向市民灌輸普選特首是「機不可失」。然而民間反對政改方案的聲音不絕於耳,形容「一人一票」的包裝是糖衣毒藥。人大八三一決議一錘定音,2017 年行政長官選舉的提名權仍然來自四大界別、由一千二百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掌控,提委會成員由二十多萬選民選出,而四大界別選民基礎又極不平均。若政改方案通過,全港五百萬合資格選民只有投票權,沒有提名權,先篩選後普選,這算不算是「一人一票」?

 

 

文化界也有一人多票的現象,受訪對象認為是合法登記。(香港電台《鏗鏘集》截圖)
漁農界團體直言9千多名會員中,只有百多名屬漁農背景。(香港電台《鏗鏘集》截圖)
漁農界向來與中央關係友好,中聯辦不時出席漁農界活動。(香港電台《鏗鏘集》截圖)

影片連結_一人一票的迷思


作者簡介

蔡玉玲,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。畢業後任職香港電台電視部,關注人權、自由、民主,報道「一人一票的迷思」時為《鏗鏘集》編導。